台灣商品口碑行銷交流論壇

標題: 網貸廣告引發台灣公愤,這一幕20年前發生過…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admin    時間: 2021-12-4 15:13
標題: 網貸廣告引發台灣公愤,這一幕20年前發生過…
文/霍安治

很多網貸告白激發台灣社會的众怒。比方空姐查抄網貸额度后欢乐嫁老农;無業女青年感情宣示“去事情前,我想先看看世界”,用網貸举世觀光;农夫工搭飞機想開窗被冷笑,大老板出头具名得救,“升舱,别被那些没有礼貌的人给笑话了”,升舱的錢由網貸来出。最敏感的利錢被一句话带過,“万元日息,尚未一瓶水贵呢”。

以手機為平台的網貸喊出“310模式”,3分钟申请、1分钟到账、0人碰触錢。大老板豪情呼叫招呼這是“使年青一代不担忧錢”的伟大科技,却不深谈網貸的火爆乐成来自“過分消费”。

唐朝诗人李商隐诗曰:“历览先哲國與家,成由節约破由奢。何必虎魄方為枕,岂得真珠始是車。”消费者若量入為出,连结中國傳统的節约美德,網貸则是没有赚头的。商家惟有想法倾覆理智,引诱公共率性消费,“310模式”才能赚錢。劝诱公共借錢乱用的網貸告白,是以不竭冲破理智下限。

实在,“310模式”不是甚麼立异產物。早在20年前,台灣金融業就已操纵現金卡與信誉卡乐成推出“310模式”。現金卡與信誉卡俗称“雙卡”,比起本日的手機網貸绝不减色。辦卡做到5分钟快速發卡,取錢只要到提款機按几個钮,审核門坎低落到给张咭片便可辦,告白的滥情指数更远跨越本日的網貸。網貸告白的“万元日息尚未1瓶水贵”,雙卡告白却喊出“借1万元,逐日只需5元利錢”。那時台灣一瓶矿泉水10元,万元日息只有半瓶水贵。

雙卡大张旗鼓炒起“過分消费”高潮,终极造成“卡债風暴”,讓70万人沦為负债“卡奴”,造成無数人世惨剧,更重創了全部世代。

“節省是美德”的傳统@品%YW6X2%德觀崩%W55l5%溃@

于1999年問世的万泰銀行“乔治&玛莉現金卡”,是卡债風暴的始作俑者。其一系列促销告白颤動全台,造成過分消费狂热,至今仍被視為告白史上的經典佳構。

最热點的一则促销告白,是一位青涩小伙在酒吧“装逼”,點杯高價调酒,谛听高端人士的乐成履历,只听到世人热议名為“乔治&玛莉”的神秘大款。“乔治&玛莉帮我订了一部新車”,“出國玩也是乔治&玛莉出的錢”,“乔治&玛莉帮我付屋子的头期款”。問了然乔治&玛莉本来是张“讓你爱現就現,把梦兑現”的現金卡,從速辦一张,名車美妻轻松入手,“我妻子,乔治&玛莉帮我追的”。

“乔治&玛莉”所推重的消费新觀念,犹如一把野火,乐成倾覆了台灣公共的用錢觀。

两蒋時代力倡節省,率性消费是不品德的愚行。蒋經國起头在朝時提出“八项政治與社會改造”,第一项就是“要節省,不挥霍,國民都应杜绝奢侈,培育社會仁慈民風”。泰西那時風行小我支票與信誉卡等信誉消费东西,刷卡時看不到現金,轻易乱费錢,台政府視如洪水猛兽。

信誉卡1974年進入台灣,政府對峙“先存款后消费”,刷卡金额不克不及超越銀行現有存款,使信誉卡降级為“签账卡”。政府又建立“结合签账卡处置中間”,垄断刊行以便严管,老苍生费錢只能以現钞量入為出。

李登辉主政以后,敏捷放松信誉卡管束。1989年,台灣開放没必要存款便可刷卡的“轮回信誉”,1992年開放信誉卡预借現金,1993年更消除垄断管束,開放銀行直接刊行信誉卡。1990年月,全台銀行铆足全劲兒倾销信誉卡,發卡量于1996年冲破1000万张。只是老苍生節省觀念根深蒂固,刷卡谨严,更不习气以信誉卡借現金,銀行迟迟没法赚大錢。

直到“乔治&玛莉”横空出生避世,才破坏了“節省是美德”的傳统品德觀。銀行以滥情告白燃起過分消费的愿望以后,下一步是大手笔滥發卡片,收割過分消费的功效。

到提款機插卡便可借呈現钞的“現金卡”,在20年前的台灣是很是别致的。早年向銀行借錢很贫苦,不单要严审事情、收入與資產,還要查询拜访信誉状态,光是在櫃台填表格就要耗上半天。“乔治&玛莉”大開便利之門,大幅低落借錢門坎,更免掉了恼人的櫃瘦身茶,台打點,喊出“利用手機、收集、傳真辦卡不消等”。至于發卡量已冲破万万张的信誉卡,也不克不及挥霍,提款機加之信誉卡预借現金功效,就是現成的現金卡。

“乔治&玛莉”得到庞大乐成,創始出极新的“雙卡”小额貸款营業,業内估量市場潜力高达新台币3000亿元。万泰銀行大赚特赚,两年間股票上涨8倍。全台銀行犹如聞到血腥味的沙鱼,猖獗争抢雙卡市場。

抢市場的重要關头,在于切确锁定客户。各大銀行获得不异结论,利用雙卡借錢的人群大可能是社會履历不足的年青人。

各銀行全力激起消费兽性

以雙卡借錢,利錢很是可怕。利率跨越20%為不法印子錢,雙卡利率廣泛設定在13%到18%之間。但是,銀行是钻法令缝隙的專家,只要精良插進各类“創辦金”“手续费”與“违约金”,現实還款就可以冲破20%大關,即是正當放印子錢。

一朝失慎“刷爆”卡片,欠上銀行錢,還款先计较未了偿的利錢,复利轉動,再加违约金。很多人辛劳還款多年,才發明還的錢都是复利圈套滚出来的胡涂新债,越還债越多。

“你還的錢會先被拿去還利錢。”状师王至德阐明銀行的黑心圈套,“你還得再久,都是在還利錢,本金永久没還到,以是每一個月利錢都仍是這麼高。本金若是是120万,每一年利錢是24万,每一個月要還2万的利錢。”

印子錢、砍头貸、复利圈套……雙卡吃人不眨眼,只有没耐性细看辦事条目的年青人,才會用雙卡向銀行借錢。据统计,60%以上的雙卡持有人是20到39岁之間的青年,此中大學以上高學历青年跨越對折。

高學历青年眼妙手低,空想着平步青云,“活成我想要的模样”,却缺少社會履历,犹如待宰羔羊。各大銀行猛出奇招,紧咬猎物,依照高學积年轻人的心态打造雙卡產物。台新銀行“YouBe現金卡”高歌“出色故事我来缔造”,送貨小哥刷卡借錢就可以逍遥玩乐;中华商銀“MIKE現金卡”主攻剩男心态,带张現金卡才能约會泡妞;诚泰銀行“金太郎現金卡”赤裸裸宣傳過分消费,“想買就買,買個過瘾”。

國際大銀行跃跃欲動。台灣當地銀行目光窄浅,营销伎俩太土头土脑;國際大銀行则以專業團队制订行销计谋,脱手切确稳狠。花旗銀行推出“花旗仕女卡”,對准女青年的贵妇梦,可谓市場行销的至尊典范。上帝教辅仁大學社會學系一篇硕士论文,點明這個奇招,引诱“20到30岁的年青女性,操纵信誉卡的消费额度,预借一個本身款项能力還没有法负荷的糊口气概”。

第二大客源是贫苦缺錢人群。銀行大打告白,宣傳房租等平常開消也用雙卡借錢,更大举调降辦卡門坎,有张咭片就發卡,讓财政状态欠安的人群也能借錢。更糟的是,銀行使出“以卡辦卡”的黑心招。只要已有其他銀行的雙卡,就可以經由過程辦卡信誉审核。媒體质疑,銀行却理直气壮,指出主顾已有其他銀行的雙卡,代表信誉已受审核,不需费事另审。究竟上,“以卡辦卡”常常是“以债還债”,向新銀行刷卡激活毛囊,借錢,還旧銀行的卡债。

信誉审核简化到一张咭片,就可以实現不成思议的辦卡速率。現金卡問世之初,辦卡尚需半個小時,两年后只要5分钟。

雙卡大获乐成,銀行竞争剧烈,各类“雙卡”跨越800种,必需以更有力的计谋敦促消费者加鼎力度费錢。因而,銀行纷繁利用增长额度的绝招。一张额度2万元的現金卡,只要准時還錢,额度自動调高。“乔治&玛莉現金卡”最高调升到30万,“金太郎現金卡”更直接喊出100万最高额度,全力激起消费兽性。

借錢总得還。雙卡敏捷造成多量還不起卡债的“卡奴”,那時在朝的陈水扁政府却迟迟不肯辦理雙卡歪風。缘由在于,雙卡酿成的過分消费,有用美化了經济数据。

刺激經济的迷思

2000年,民進党魁次在朝,200電動挖耳勺,1年經济阑珊2.17%。坚苦時代理应節省,政府却使出百般各样类似谋利的粗鲁伎俩刺激當地消费,公然在纸面上有用撕拉面膜,拉起經济發展率,雙卡是元勋之一。

“在2001年,經济發展率阑珊時,信誉卡预借現金金额增长,此中消费上升一部門原由于平常消费……另外一部門则多是非必须品的消费。”台灣“金管會”阐發了雙卡刺激消费的妙用,“在經济發展率阑珊時,所得降低,理论上消费也应當降低……顯示(2001年)消费者對总體經济状态是比力没有感受的。”

雙卡在手,费錢落空理智,就可以在“总體經济状态”萧条時率性费錢。很多深陷阑珊的經济體,同時代都用了這個损招。韩國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機時經济停業,當局牵萝补屋,鼓動勉励信誉卡借錢消费。1999年,全韩信誉卡3890多万张,2002年增至1亿余张,私家消费年發展最高到达7.9%;香港地域也在1998年罢休增长信誉卡畅通量。

借錢消费的恶果敏捷暴發,香港地域與韩國雙雙暴發卡债危機。香港地域的信誉卡坏账率于2002年第3季暴增至14.55%,韩國坏账率在2003年第4季飙到14.05%。

台灣公共较為理性。据“金管會”阐發,台灣公共現实上只迷失了2年。到了2002年,消费者已垂垂規复理智,“按照总體經济状态来消费”,雙卡原已走到恼。但是,贪腐使雙卡起死复生。

陈水扁自2000年起鞭策两次金融鼎新,由政府主导銀行吞并,扬言只留一半銀行。全台53家銀行發急万分。有路子的大銀行向绿营高官纳贡,造成多量“金改”弊案。小銀行只好千方百计冲高事迹,以求谈個并購好價格。财產崩落,企業放款欲振乏力,雙卡酿成的“消费性金融”倒是潜力实足。

是以,在消费者規复理性的2002年,銀行变本加厉猖獗倾销雙卡,台政府隔岸觀火。卡债風暴钻研專家夏傳位指出,“銀行與當局彷佛都表示出谋利的心态”。

台政府决心纵容,使雙卡的促销伎俩走火入魔。在雙卡呈現颓势的2002年,公共銀行推出“Much現金卡”告白,应用形象正面的艺人温馨喊话,将刷卡借錢吹嘘為崇高之举。“借錢不是丢脸的事,借錢是崇高的举動,由于你在對本身賣力。”

雙输:卡奴不受怜悯,銀行引火自焚

台灣卡债風暴于2005年暴發,坏账率于2006年5月到达4.98%,70万人沦為“卡奴”。

“過分消费”被公認為卡债風暴的罪魁。麦肯锡2005年陈述估量,70%的雙卡债務用于“豪侈消费”。台灣“青辅會”查询拜访顯示,青年的過分消费最為离谱:“30岁如下的卡债背负者,负债的最重要缘由是過分消费,债权銀行最高高达十家。這些卡债背负者固然月收入均匀只有2万到2.9万元,但负债金额却高达100万到199万元。卡债者的欠款金额與均匀月收入比,高达50倍到60倍。”

欠下銀行錢的下場很惨痛,索债公司暴力催收,法院告状查封财富。台政府则继续隔岸觀火。

香港暴發卡债風暴時,特區當局敏捷推出救助方案,请求銀行协商“行继债務舒缓規划”。其实還不起,则以宣布停業解决。香港停業署特地简化停業功课处置時候,给卡奴一条活路。台政府拖到2005年末才推廣债務协商機制與“重生步伐”,而銀行又是漫天開價。

据“法令搀扶帮助基金會”统计,债務协商打點3年,乐成件数22万余件,仍還不起錢的“毁诺率”却高达一半。追求“重生”的卡奴共6万余人,現实經由過程13.7%。至于停業,几近不成能核准。一位查察官以“卡奴,别企望成為‘停業人’”為题撰文,告诫卡奴不要空想“只要申请停業,满屁股的债務便顿時勾销”。

老苍生其实不怜悯卡奴。《經济日报》的一篇报导写道:“部門卡债族在媒體上诉说着负债的悲情故事,但你晓得有些卡债族的錢花到哪里去了吗?按照一份钻研陈述顯示,六成四的卡债族的付出,是在百貨公司、旅店、KTV、珠寶等非民素性的豪侈品付出。”

卡奴总数约在50万到70万人之間。若按一般利錢负债,总有還清之日,但銀行卡债是還不完的复利印子錢。卡奴沦為社會邊沿人,自尽悲剧层见叠出。能還债脱身的卡奴大多寄托亲朋借錢,台灣家庭或多或少都有為亲朋凑錢還卡债的履历。

更惨烈的是,卡奴大可能是20到39岁治療頸椎病,的青丁壮,原处于上养亲老、下抚妻女的鼎盛韶华,沦為家庭包袱,志气狼奔豕突。由此發生的连锁效应,繁重冲击了全部世代。

更使人难以置信的是,銀行并未赚到錢。還不出錢的卡奴,造成庞大的逾放呆账,压垮了銀行。開創“乔治&玛莉現金卡”的万泰銀行,于2006年吃亏近1個本錢额,终极由陈水扁政府引進美國私募基金强力改组,銀行老董只能拱手退出。燃起全台過分消费狂热的現金卡,不单毁了青年,也毁了銀行。




歡迎光臨 台灣商品口碑行銷交流論壇 (http://bbs.trymedia.com.tw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